心臟結構細膩,每一條細小的血管都有其功用。而所謂「冠狀動脈疾病」其實是發生在冠狀動脈,即分佈在心臟上面的血管之疾病。血液在冠狀動脈裏運行暢順,才能給人體全身組織提供營養。假若血液供應受阻,心臟則會發生問題,嚴重者會帶來性命危險。
哪些人特別容易患上冠狀動脈疾病?最常聽到的必定是發生在長者身上,而血管繞道、亦即一般所指的「搭橋」手術,亦是常見的治療方法。正常健康的成年人血管大小均勻,血液供應順暢,但隨著年齡漸長,血管更容易硬化,導致血管阻塞,造成血液供應不良。
除了年齡問題外,吸煙者亦是患上冠狀動脈病的高危群組。吸煙會使血管產生變化而造成阻塞,而假如本身已經是血管硬化患者但不戒煙,香煙裡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,令本來狹窄的血管更加難使血液通過,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心肌梗塞。
治療冠狀動脈病最傳統是做血管繞道手術,以患者的內乳動脈或腿部靜脈作為替代血管,繞過阻塞部分。另一方法為進行微創血管手術,植入小小的支架以確保持續的血液流通。與傳統血管繞道手術相比,微創血管手術的侵入性較少,康復速度亦更快,手術風險自然較低。